《伤寒杂病论》

桂林古本

《伤寒杂病论》

桂林古本

张仲景
东汉末年
4.8 (1,280评价)
10,000+人正在学习

书籍简介

《伤寒杂病论》是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,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奠基之作。全书共分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两部分,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和杂病(内科疾病)的诊断与治疗原则。

本书共十卷,三百九十七法,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治病验方,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。其"六经辨证"的方法,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被誉为"方书之祖",是中医必读经典之一。

选择学习计划

查看所有计划

根据您的时间和学习节奏,选择适合的学习计划

精简计划

推荐
总天数: 90天
每日学习量: ~15分钟
适合人群: 忙碌学习者
选择学习计划

标准计划

平衡
总天数: 180天
每日学习量: ~10分钟
适合人群: 普通学习者
选择学习计划

深入计划

专业
总天数: 365天
每日学习量: ~5分钟
适合人群: 细致学习者
选择学习计划

自定义计划

会员专享
总天数: 自定义
每日学习量: 自定义
适合人群: 高级用户
选择学习计划

内容目录

第一章:平脉法

10条

包含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法,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、面色等全面了解病情

第二章:太阳病脉证

38条

详述太阳病的症状、脉象和治疗方法,包括桂枝汤证、麻黄汤证等

第三章:阳明病脉证

32条

阐述阳明病的表现、发展规律和治疗原则,包括白虎汤证、承气汤证等

第四章:少阳病脉证

17条

论述少阳病的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,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

第五章:太阴病脉证

12条

介绍太阴病的病机、证候和治法,以理中汤为主要方剂

第六章:少阴病脉证

22条

阐述少阴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,包括四逆汤、黄连阿胶汤等

第七章:厥阴病脉证

15条

论述厥阴病的特征和治疗原则,以乌梅丸为代表方剂

用户评价

查看全部

王学者

"作为中医学院的学生,我尝试过许多学习《伤寒论》的方法,但这个APP的听说读写四维学习法真的让我受益匪浅,学习效率提升了至少3倍。"

张博士

"我选择了365天的深入计划,每天只需要5分钟,却能系统地学习全书。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,强烈推荐给所有中医爱好者。"